2024年1月16日
谣言:河南文旅通知身高1米8以上男青年报到助力文旅工作?
真相:近日,一张标注为“河南省文旅厅”发出的“通知”短信截图在网络平台流传。其内容为:各市满十八周岁身高超过180cm的单身、未婚男青年积极返城......为我省旅游文化工作添砖加瓦……”。相关“通知”引发关注。但其实不难发现,该则“通知”短信中出现明显的错别字,真实性存疑。经向河南省文旅厅相关工作人员核实,上述“通知”为虚假信息。(来源:“清朗河南”微信公众号)
科普:近日多地天空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到底是什么?
详情:1月14日傍晚,华北地区多个省市天空出现不明飞行物,引发民众关于“出现UFO” “他国武器”等诸多猜疑。事实上,这一“奇观”并非是外星人降临地球,也与武器或侦查设备无关,而是地球人用火箭往太空送东西时留下的痕迹,它们叫做“火箭云”。
火箭上天,需要推进剂的燃烧,和刚起飞时火箭狭窄笔直的尾焰不同,到了太空中,火箭喷出或者抛弃的高温推进剂在既真空、又失重的环境中,会急速朝着四面八方膨胀,“吹”成几个没壳的“大气球”。这次大家看到的朦胧光点,实际上是阳光照在这几个“大气球”上反射的光线。可能有的朋友会问,这可是冬天,傍晚6点那会儿太阳都下山了啊?没错,此时地面上虽已入夜,但火箭已经飞到了相当高的地方,因此阳光依然能够照亮推进剂,就成了人们看到的几个光团。
查查最近的发射记录就会知道,北京时间1月 14日下午4时59分,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从美国加州发射升空。这枚火箭要送22颗星链卫星入轨,任务代号 SL-7-10。发射53分钟后(北京时间下午5时52分),二级火箭二次开机,此时火箭掠过的位置,恰好可以被咱们国家华北地区的民众看到。而大家看到的光点忽然变亮,迸出一个大光圈,正是我们目睹了二级火箭二次开机。(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提示:这些涉地震的信息是谣言!
详情:近日,兰州公安机关公布了一批打击网络谣言的典型案例:

2024年1月15日

谣言:四川宜宾出现往长江放生鳄雀鳝情况?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称,四川宜宾出现往长江里投放鳄雀鳝的情况。经媒体采访核实,上述传言为虚假信息。宜宾市翠屏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渔业站站长刘晓欢表示,该信息发布的图片截图和视频内容实为1月12日翠屏区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的画面,此次活动中投放的鱼类并没有网传的鳄雀鳝、罗非鱼、大鳄龟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活动中投放的鱼类为长江鲟等濒危物种,通过放流成体、亚成体、苗种等不同种群,可以为种群恢复和自然繁殖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来源: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封面新闻)

误区:近视可从800度降到100度?
真相:近日,#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过程#话题登上热搜榜,有博主称通过“视觉恢复的闪现技巧”可逐渐恢复视力。对此专家表示,相关内容实际上是伪科普。
近视通常涉及眼球的结构变化,特别是眼轴长度(眼球前后径)的增加。这种增长通常是永久性的,在眼球发育的过程中,眼轴始终是保持增长的,直至稳定下来,类似身高的变化。所以一旦眼球发展成这种形状,就无法通过远眺、转转眼球、压迫眼睑等一般手段将它缩短。而眼球中的组织,如巩膜(眼球的外层),在近视的过程中可能会重塑。这种重塑也是不可逆的。另外,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没有哪种医疗手段能真正的大幅逆转眼轴。这也是为什么近视不能治愈,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的原因。(来源: @科学辟谣)

提示:2023年12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80.1万件
详情:2023年12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880.1万件,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28.5%。其中,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受理举报59.7万件,环比下降6.7%、同比下降10.9%;各地网信举报工作部门受理举报114.0万件,环比增长28.8%、同比增长47.5%;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举报1706.4万件,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29.4%。在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的举报中,主要商业网站平台受理量占43.8%,达747.1万件。
目前全国各主要网站平台不断畅通举报渠道、受理处置网民举报。欢迎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络综合治理,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www.12377.cn
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举报客户端:网络举报
(来源:“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

案例1:王某某编造“地震引发西固区圆峁山山体滑坡”网络谣言案
2024年1月,兰州市民王某某为博取流量,吸引眼球,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地震引起西固区圆峁山山体滑坡”谣言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王某某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罚款处罚。
案例2:王某某编造“地震救灾物资被原路返回”网络谣言案
2023年12月,兰州市民王某某为蹭地震舆论热点博取关注,故意编造“积石山地震救灾物资被原路返回”谣言信息,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王某某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案例3:马某某编造发布“兰州6.0级地震”网络谣言案
2023年12月,兰州市民马某某在明知兰州未发生6.0级地震的前提下,蓄意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 “零零点兰州6.0级地震”的短视频,视频播放量较大,引起市民恐慌。马某某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案例4:郑某某编造“兰州发生7级地震”网络谣言案
2023年12月,兰州市民郑某某为吸引粉丝关注,在某互联网平台发布“兰州发生7级地震,太恐怖”谣言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郑某某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罚款处罚。
网警提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民应保持理性思考,增强防范意识及信息甄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共同守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对于故意编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绝不姑息。(来源:兰州公安)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链接:https://www.piyao.org.cn/20240116/f1ea3528359b446e9862b083937ac249/c.html)
举报电话:0578-2217123 举报邮箱:lsjubao@126.com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