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在网上看到某条新闻觉得有感触,或是刷到某个视频觉得有意思,点进评论区正想谈谈看法,却发现总有一些“杠精”在进行言语攻击。他们总能找到莫名其妙的角度来发表不友好言论,并且一旦有人反驳解释,更会像吃了火药一般开启“骂战”模式。
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网络戾气开始逐渐蔓延。“标题党”冲击眼球,“泄愤帖”挑起对立,从情绪输出到攻击谩骂,从线上发轫到线下宣泄,从“人肉搜索”到“开盒挂人”......这也引发我们思考:网络戾气到底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拨开这层“迷雾”?
图源:央视新闻
一
戾气,本是中医用语,指的是一种有别于正常风寒暑湿,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后被引申到网络上,形容有的人因为某种心理亚健康状态引发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偏激、暴怒等。在笔者看来,网络戾气至少有这么几个特征。
容易走向极端,言行缺乏理性。一些网友对事件本身或许并不关注,持有一种“先骂了再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他们通过主观臆想将事件标签化,甚至故意找茬,作出过激反应,将其视为个人情感宣泄的出口。比如有人取快递被偷拍,被“脑补”出一部出轨快递小哥的剧情。在“一言不合就开骂”面前,理性探讨显得苍白无力。
夹杂情绪爆点,滚雪球式传播。面对热点话题时,人们很可能处于一种复杂、强烈的情绪状态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本在“吃瓜”的网友为了追求归属感,或是跟帖,或是保持“队形”,不自觉加强了情绪认同。一传十、十传百,在“群体压力”下,强势意见愈强,弱势意见愈弱。
比如戾气爆棚的“网络厕所”,通过匿名投稿接收发布针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的嘲讽讥笑、恶意侮辱等,在专门的BOT账号、群组等“公开处刑”,汇聚一帮乌合之众看热闹。
线上带入线下,催生现实暴力。当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上原本陌生的双方由于立场不同、观点不合而引发口角,在敏感神经被挑动的情况下,矛盾影响面就可能扩大,甚至衍生到线下。
特别是对未成年人来说,他们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从小接触各类网络信息,但因一定程度上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容易模仿这些戾气行为,甚至将其带入现实生活中,产生不良后果。比如今年10月底,曾有警情通报两伙少年持械斗殴,只因当事人双方在网上讥讽,引发双方朋友持械斗殴。
图源:“青年湖南”微信公众号
二
《诸病源候论》中提到,“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讲的是中医所说的戾气,多源于内心不安和,且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感染。类比至网络戾气,其产生的原因相仿,也有内外两个方面。
就外部来说,现实被“投影”到网络,少数负面情绪被放大。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行业秩序被解构又重构。久而久之,就容易积累起一些负面情绪。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个别事件一旦被置于网络空间中,在网民猎奇心理追逐下,就可能被迅速放大。
加之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一部分人手持“麦克风”,“掐架”制造戾气;个别“意见领袖”为收割流量,对越激烈的情绪越要分享,从个人到个人,个人到群体,群体到群体,又加速了戾气的形成。
平台方的推送机制也容易造成“信息孤岛”。社交网络的选择性分发,强化了认知偏见,让用户更倾向于接受和分享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信息。当人们被网络戾气裹挟时,人们很容易在一个充满戾气的话题下,看到戾气更浓的回帖,并进行跟帖。
就个体来说,网民素养参差不齐,不是每个人都能理性看待同一事件。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层次的人相遇在网络中,每个成员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立场。当不同立场出现时,个别人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表现出狭隘的思维和极端的偏见,一些荒腔走板的言论随之涌现。
还有一些“momo”党认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可以为所欲为。相比于现实社会,在网络世界里,个人信息被转化成一组组符号数字,且可以更改,或者出于某种目的而被虚构。一些人凭借互联网的匿名性,无所顾忌,对他人进行随意谩骂、侮辱等,把网络空间当成“法外之地”。
三
治疗戾气,中医讲究上、中、下三焦辨证,意指在疾病的初期、中期、末期进行针对性治疗。网络戾气也分萌发期、积累期、爆发期,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特点“对症下药”。
萌发之时,往往以网络语言对抗为标志。这一阶段的戾气尚未达到“致病”程度,可依靠网络净化的“疗效”进行“自我免疫”,过多外力介入容易适得其反。比如一味打压、删帖、封号,反而会让矛盾积累得更深。
而此时,个人提高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培养理性思维,在面对海量网络信息时,要评估其真实性,摒除煽动性言论影响,避免盲目从众。另一方面,也应当规范言行,少一点无意义的情绪发泄,多一点发现美好的正能量。
积累阶段,更应正面引导、合理疏导。社会学“排气阀”理论认为,大环境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让个体产生不满情绪,如果这种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就会不断堆积产生更多情绪,所以要设置通道,疏解情绪。
网络平台作为“排气通道”,应当好“把关人”,引导网民既能“陈情”,又能“说理”。比如,利用技术手段强化对不良信息的监管,筛选理性发言,让谣言、极端言论在“戾气的螺旋”中消弭,疏导舆情危机,弥合大众情感。
作为万千“粉丝”拥趸的网络大V,也应秉持专业性原则,保持客观公正的表达。凡事都进行辩证统一分析,而不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思维方式,用过于偏激的表达迎合“粉丝”意愿。
爆发之际,常常伴随焦点事件发生,并逐渐演变为网络暴力,更多需要依靠有关部门从宏观层面来把控。就在前段时间,中央网信办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围绕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惩治斗狠PK、编造网络黑话等7类行为。
打击网络戾气 图源:新华社
一组数据反映了专项行动初步成效。据媒体报道,微博严肃处置煽动群体对立等极端言论,共清理违规内容9万余条;快手处置违规账号361个;B站累计处理违规行为16731起,处置违规账号347个。再如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以法律准绳来约束网络行为。
网络戾气不该是伤人“利器”。在信息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网络戾气不是一天两天突然出现的,而是各种复杂因素的累积,对其治理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也只有当“乌烟瘴气”被吹散,网络空间这个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才能惠风和畅、天朗气清。
(来源:"网信浙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iT-7nUJyCThpxuG8PIt7w)
举报电话:0578-2217123 举报邮箱:lsjubao@126.com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