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到年末,最近,AI代写年终总结报告引发关注。针对AI代写的行为,有网友表示,AI代写省去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是很好的辅助工具。也有网友表示,秒出的文稿总有投机取巧的意味。AI创作快速便捷的同时,边界又在哪?
AI代写服务需求火热
不少商家月单量破千且无差评
8日,记者以“AI代写”为关键词,在某购物平台搜索,首页显示一些商家月单量已破千,有些商家出售的是AI写作软件使用的账号和密码,有些商家则是根据用户的需求直接反馈写好的文稿。模式虽然不同,但记者注意到,几个商家的订单评价几乎没有差评。
关键词搜索截图
随后,记者向一家可以提供AI代写服务的商家咨询。工作人员表示,其实很简单,将需求告诉他们即可,包括字数要求、主要内容等。“我们到目前为止做了500单,没有一个差评,这500单里只有一个是因为难度太大,写不了退款了,其他都是好评。”
记者给出一个框架,表示需要1500到2000字左右,月底前交,进一步向商家咨询价格。工作人员表示,时间很宽松,字数也不多,但还需要了解更多需求。“因为有的单位工作很特别,需要加入具体的工作内容,还有一些内部才能懂的行话。”
在记者给出更具体的工作内容时,工作人员回复称,只要不涉及阅读大量跟工作有关的素材资料,100元就可以写好,还承诺后期免费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用户评价截图
AI不仅在线上开花,一些线下公司也同样在积极拥抱它。武汉某科技公司的负责人黄丽媛告诉记者,自己今年2月初次尝到AI的“甜头”后,便要求公司员工在AI的运用中形成制度。“2月份开始使用AI的一些基础大模型,效果比较好,之后我在整个团队,至少在分析师这个版块,以制度化的方式要求全员使用AI。我没觉得是偷懒,这个工作到底是本人写的还是借助AI工具交出来的,都是个人劳动的结果。”
黄丽媛称,作为一家基于大数据从事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业,公司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大型国企、高校、医院等提供各类研究报告,去年共交付报告26万份。得益于AI赋能,保守估计今年总单量会在35万份左右。
黄丽媛坦言,使用AI是有门槛的,而且AI并非无所不能。“以目前的从业情况看,AI出来的东西无法代替人。AI会开拓思路、补充知识,但最终结果离不开个人的思想。”
专家:过度依赖AI不可取
有必要在特定领域
对AI功能进行限制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表示,AI有明显的优势,但更要有明确的使用边界,合理利用它会事半功倍,过度依赖并不可取。
赵精武称,AI的优势在于能够高效完成重复性高、创新性低、模块化的工作内容。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工具,AI帮助用户代写年终总结、年终报告本身无可厚非,但AI终究仅仅是一项技术工具,不能过度依赖AI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长期依赖只会降低个人的创新能力。
特别需要警惕科教文卫领域存在的过度依赖AI问题。举例而言,AI在数据分析、资料检索等方面是科研的辅助利器,但并不是课堂论文写作的“写手”。学生如果过度依赖AI完成作业,只会降低学生在科研能力培养阶段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分析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特定领域、特定应用场景,对AI的部分功能权限进行限制。
权限限制在黄丽媛看来十分必要,如果不加以限制,大量有着相同需求的人使用提示词让AI进行创作,就有可能出现所谓的“千篇一律”。
不少人一边抱怨AI生成内容的“平庸”,一边又享受着极速成稿带来的“快乐”,使得AI就像一把“双刃剑”。因此,也就有人提出质疑,AI代写出来的内容该如何分辨?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公司申请的“一种AI生成文本的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专利公布。据了解,该专利可以判定待检测文本是否为AI生成文本。
当然,用AI“打败”AI的做法也是为了促进新兴技术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建议,未来AI的发展应着眼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探索技术向善向好的可能性。
赵精武称,“从目前的技术趋势来看,AI将会使得人人都能有一个‘私人助理’,AI或将人们从部分诸如文稿总结等重复性工作活动中解放,促使人们从事更多具有创造力的工作活动。在未来,更建议AI的技术应用场景多元化,尤其是在辅助社会弱势群体完成以往无法实现的事情,这或将是技术向善最好的体现。”
■更多报道
“历史性的”!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监管协议谈了什么?
据法新社最新消息,经过36个小时谈判,欧盟成员国及欧洲议会议员当地时间8日就全球首个监管包括ChatGPT在内的人工智能的全面法规达成初步协议。欧洲新闻台形容说,谈判过程非常激烈,这是世界上首次尝试以全面的、基于伦理的方式监管这项快速发展的技术。
“历史性的!随着今天围绕《人工智能法案》的政治协议达成,欧盟成为第一个为使用人工智能制定明确规则的大陆,”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表示。
报道称,未来几天有关方面将讨论细节,这可能会改变最终立法的形式与内容。
欧洲新闻台提到,早些时候周四(7日)的谈判是就控制像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这样聊天机器人的基础模型达成初步妥协,8日的谈判则重点关注在公共场所使用包括面部识别在内的实时生物识别技术。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 资料图。来源:环球网
彭博社报道称,该协议标志着欧盟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在美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的情况下,这一法案或将为发达国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监管定下基调。但有人警告说,即使达成了协议,也可能需要举行更多的会议来敲定法规的技术细节,该法案最早也要到2026年才能生效。
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提出《人工智能法案》提案的谈判授权草案,将严格禁止“对人类安全造成不可接受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包括有目的地操纵技术、利用人性弱点或根据行为、社会地位和个人特征等进行评价的系统等。
该草案还要求人工智能公司对其算法保持人为控制,提供技术文件,并为“高风险”应用建立风险管理系统。每个欧盟成员国都将设立一个监督机构,确保这些规则得到遵守。
(来源:"网信浙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oQ0D0Ls_lPS7WAbJsPF5g)
举报电话:0578-2217123 举报邮箱:lsjubao@126.com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