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看到什么,是人决定的。”这是电影《封神》里的一句台词。影片里,纣王给战马戴上眼罩,战马便无惧烈火一往无前。
那么,在今天这个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我们看到什么,是由谁决定的呢?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信息触手可及,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各地发生了什么,知道现下最火爆的新闻是什么。
当我们感叹“太方便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比如,有时信息越来越多,真相却越来越少;有时情绪越来越多,理性越来越少。于是很多人感慨,我们进入了“后真相时代”。那么,“后真相时代”,我们又该怎样抵达真相?
一
“后真相”一词最早出现在1992年。2016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这两起政治事件,让“后真相”受到广泛关注。当年,《牛津词典》将“后真相”选为年度词汇,指的是“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
也就是说,“后真相”并不等同于虚假,而是“介于真实与虚假之间,不完全客观也不完全虚构的情绪性现实”。有人将“后真相”的特点总结为“情绪在前,客观在后;成见在前,事实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那么,“后真相时代”是如何形成的呢?
技术发展极大降低了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门槛。传统媒体时代,从事信息传播需要经过长期专业训练,传播渠道牢牢掌握在专业媒体手中,信息从生产到发布有一套严密的流程和机制。
而随着信息生产和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随时随地都能播报信息、发表看法。由于不少信息和观点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把关,由此呈现出良莠不齐、真假掺半、有失偏颇等特征。
图源:视觉中国
传播格局变革冲击了主流媒体的权威。伴随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演变,主流媒体话语体系和权威性受到挑战,而与此同时,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网站和短视频平台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舆论策源地。主流媒体发布的权威内容,有时甚至传不过各种“小道消息”。
部分“自媒体”迎合流量肆意炒作。从传播规律来看,情绪传播往往快于事实传播,特别是一些煽动情感、强化偏见、迎合情绪的内容更易得到扩散。在流量诱惑下,一些自媒体账号在碎片化信息中捕风捉影,制造耸人听闻的标题,提炼偏激对立的观点,“小作文”随手拈来;有的以极端的立场、夸张的语言炮制“新闻爆点”,以实现点赞量、阅读量、转发量的最大化。
比如,曾有一段时间,网络空间出现了各类复制粘贴的“爱国爽文”,利用人们朴素的爱国情感,达到“薅羊毛”“蹭流量”的目的。
算法推荐形成“信息茧房”。一些网络平台基于用户偏好的算法推荐,犹如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网友能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对网友来说,看似掌握了海量信息,实则多是同质化的内容;以为知道了事件全貌,其实不过冰山一角,而且还是熟悉的那一角。当一些相近的意见不断被重复,处于其中的人们以为这些就是事实全部,从而偏离了真相。
二
置身“后真相时代”,技术发展并不一定都带来对信息的掌控力和判断力,反而让信息变得冗杂,真相变得难以捉摸。其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首先,加剧了互联网情绪的形成和爆发。“后真相时代”,当事实让位于情绪后,情感宣泄和恣意传播在舆论场成为一种常态。有些网友将自己代入互联网事件的“当事人”角色,形成共生情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纷纷抱团,个体情绪互相感染、不断扩散,非理性声音相互叠加。
比如,今年4月“不满加班怒怼领导”的假新闻,就属于互联网情绪传播的典型案例之一,一批深受加班之苦的网友纷纷响应,很快引爆了舆论场。虽然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假新闻,但仍有网友表示,“事实不重要,心情是真的就行了”。
其次,对传媒生态形成冲击。在新闻学教材的定义中,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基础。而“后真相”追求的是主观看法和情绪的传播,导致客观公正报道的关注度降低,罔顾事实的煽动则受到追捧。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些媒体在无奈之下选择主动迎合,由此损害了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一些“尝到流量甜头”的自媒体,则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渲染情绪、吸引眼球上,对舆论生态和传播秩序造成不小的冲击。
最后,对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后真相”助长了群体的非理性,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群体,利用社会上的仇官、仇富等心态和民众紧张、焦虑等情绪,在舆论场制造对立冲突,进一步加剧了不同群体的撕裂,有的甚至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引发聚集性活动等。
比如,一些突发和热点敏感事件,真相还未公布,各种煽动性信息就广泛传播,引导群众站队,有时甚至形成明显的“一边倒”现象,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对事件处置造成压力。
漫画 图源:视觉中国
三
碎片化的海量信息,并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事实;在情绪的裹挟之下,真相渐行渐远。身处“后真相时代”,如何才能抵达真相?
有所作为才能“守护真相”。对造谣传谣行为的惩治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查处、曝光各类典型案例,以强大的震慑力,让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无所遁形。
比如,2022年9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着力解决旧谣言反复传播、新谣言层出不穷的问题”。各地健全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压实压紧网站平台主体责任,不断打通谣言治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心中有责积极“传播真相”。媒体一方面要坚守全面、客观、真实,深入调查真相、客观反映真相、积极引导公众;另一方面,通过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研究互联网传播规律和特点,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以更贴近网友的方式提升宣传报道的实际效果,牢牢把握舆论场的主导权。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打造的正能量爆款产品,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对“自媒体”而言,通过渲染、煽动情绪固然能收割一波流量,但其制造的对立冲突、造成的负面影响对社会危害极大,对自身发展而言亦是“饮鸩止渴”。唯有承担起社会责任,坚守住伦理底线,坚持真实客观的基本原则,才是正确的出路。而平台方也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打造高效健全的把关机制,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加强新闻事实的核准和求证,避免让事实真相淹没在泛滥的情绪化信息中。
保持理性更好“追问真相”。英国学者赫克托·麦克唐纳在《后真相时代》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词:竞争性真相。当有人向你描述某个事物时,只从其中一个维度或一个视角出发,那么他说的就是“竞争性真相”。
许多问题和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即便出于善意和诚实,我们表达的仍有可能只是部分真相:比如片面真相——真实但不完整;主观真相——通过主观感受和判断得出,可能随时会改变;人造真相——经过人们有意筛选或打造出来的真相;未知真相——你坚信未来可能会发生但还未变成现实的“真相”。竞争性真相经过各种人工介入,不能简单用“真”或“假”一概论之,它们极具迷惑性,大众很容易被这些裁剪过的“真相”误导。
一方面,公众应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增强对信息的选择、辨析、使用等能力,对明显违背认知常识和客观规律的信息保持审慎态度;另一方面,保持对真相的好奇和追问,当真相还没出现时,不如让信息“飞一会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未知全貌,不予置评”,避免被别有用心的利益群体当成“打手”,成为“后真相”的推手。
(来源:"网信浙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wKmRbtOqEuQqipZkmxWGA)
举报电话:0578-2217123 举报邮箱:lsjubao@126.com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