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知识付费市场蓬勃兴起。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在线学习成为常态,一些知识付费平台用户增长很快。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92亿元,是5年前的20多倍。知识付费市场的兴起,使人们在学校等特定教育机构之外也能获取优质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便利性。
然而,知识付费市场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内容良莠不齐、夸大宣传、讲师资质差、发放无效证书等问题。例如,有平台推出《99元教你月入五万元》课程,声称看完就能大幅涨薪;有平台推出《4天挑战速记10000个英语句子》课程,声称英语单词、语法都能快速学会……这些产品往往通过夸大宣传、吸引眼球,“忽悠”人们购买。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后,会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常常只能大呼“上当”。
知识产品与普通商品不太一样,普通商品买了就能用,用了就能得到效用,而知识即使学完也不一定能立刻掌握,用户从中获取收益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用户一般很难快速鉴别知识产品质量高低、是否有用。一些平台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忽悠”用户。短期看,它们也许能获得一些利润,但最终一定会被用户抛弃。
从本质上看,知识付费平台并不创造知识,它们售卖的是知识服务。如果将知识服务看成实体商品,那么平台就相当于商店。商店要对自己售卖的商品质量负责,同样,平台也要对提供的知识服务质量负责。一方面,平台要对知识产品进行认真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另一方面,要聘请有真才实学的讲师,精心设计和制作课程。只有内容好,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前景才会好。
进而言之,一款好的知识付费产品,既要内容好,也要服务优。知识的获取不同于简单的日常消费,需要用户花时间去研究、练习,直到真正掌握。因此,用户在学习过程中与平台、讲师的互动非常重要。有些平台在产品下开放评论区,耐心回复用户的提问,有些平台定期腾出时间讲解用户的提问,这些都是有益的探索。搞知识服务不等于简单地灌输知识,赚了钱就万事大吉,更应注重“售中”“售后”服务。平台要在回复评论、解疑释惑、增加用户与讲师之间的交流等方面花更多气力。
知识付费经济的快速发展考验着市场监管。知识付费平台受众较多,一旦出现夸大宣传的产品,将直接损害大量消费者的权益,因此,监管不能缺位。由于一些质量较差的知识付费产品往往具有迷惑性和隐蔽性,用户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发现,为此要畅通举报渠道,一旦发现,应及时下架相关产品,并依法给予处罚。(申少铁)
举报电话:0578-2217123 举报邮箱:lsjubao@126.com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